DSC_2134.JPG

攀登白朗峰山區是在十幾年前開始爬玉山北壁時就已經有的想法與計畫,加上美涼那幾年有開團,而本魯那時沒錢跟不了,網路上不少當地的攀登資訊與影片 ,加深了我對這區登山的夢想,而法國霞慕尼是世界登山史的發源地,這裡擁有絕佳的冰、雪、岩攀登環境及豐富的健行步道與開放的登山環境,身為技術攀登者一定要來朝聖!

DSC_2229.JPG

Balmat 廣場立著Horace-Bénédict de Saussure 與Jacques Balmat兩人的雕像,手所指的方向是白朗峰,他們於1786年8月8日首次成功登上白朗峰,也是現代登山運動的開始。

Alpine Climbing(阿爾卑斯攀登:簡稱阿式攀登,是一種登山方式或風格起源於歐洲阿爾卑斯山 。登山者以自給自足的方式,即自己攜帶裝備、物資去攀登中高海拔山峰。因此背包必須很輕量化。 )在台灣的從事人口不多,唯一比較好的攀登環境是玉山北壁,但近幾年來國家公園管制嚴格不好申請,全球暖化造成雪況不穩。但好幾年一直無法圓夢的主因確實是繩伴(外國的嚮導請不起啊!),然而近幾年來台灣的攀登者往海外攀岩或冰攀(希臘、西班牙、美國、泰國、中國等等)的人口變多了,恰巧在去年認識了技術攀登好手礎豪兄,也在年初與他去日本嘗試海外阿爾卑斯攀登,巧的是某天我的山友國威跟我借Chamonix  guidebook,臉皮很厚地問大大是不是想去,我可以跟嗎?

就這麼剛好地從沒想過今年就要圓夢了!成行的隊員共六個人,幾乎每人去與待的時間不一,我與另位A君待兩個禮拜,方翔與元值大概一個半月左右,國威與礎豪整整兩個月,礙於工作、家庭能去到兩周我就很滿足了。

因為待的時間有限,以approach距離最快的路線為主,於是挑了下列4條經典路線:
1、Contamine Grisolle 紫色路線 難度AD  (四人兩組繩隊) 

Climbing TIME:9/9

 

2、Cosmiques Ridge 難度AD (四人SOLO,後段四人結一組繩隊)

Climbing TIME:9/10
 

3、Contamine Mazeaud 黃色路線 難度AD+  (我與國威)  

Climbing  TIME:9/11
 

4、Chere 棕色路線 難度D (礎豪與A君)   

Climbing TIME:9/11

undefined

http://www.camptocamp.org/images/181382/fr/topo-triangle-du-tacul

練習與攀岩路線:

Mer de Glace冰河裂隙冰攀與救援訓練  Climbing Time 9/7

Brévent : Poème à Lou 路線攀岩         Climbing Time 9/13

 

CHAMONIX 

DSC_2116.JPG

DSC_2242.JPG

阿爾沃河流經霞慕尼市區,從市區就可遠望白朗峰,隨便一戶住家風景都很美

Chamonix-Mont-Blanc是法國東南方接近瑞士與義大利國界,處於羅納-阿爾卑斯區上薩瓦省的一個山中小鎮,白朗峰山腳下 , 霞慕尼是法國高度最高的鎮之一,中歐最高峰 白朗峰(海拔4810米)位於其境內,此外他也是歐洲知名滑雪勝地,一般健行和攀登白朗峰的起點,觀光旅遊業很興旺的城鎮,Michel-Gabriel Paccard醫生於1786年8月8日首次成功登上白朗峰 ,世界登山運動的搖籃也從這小鎮開始蓬勃發展,從攀岩、冰攀、阿爾卑斯式技術登山等等乃至現在的BASE JUMP、飛行傘 簡直是戶外活動者的天堂,不像台灣的政府亂封山管制。

座了十幾個小時的飛機再從日內瓦搭ALPY BUS(民營的共享巴士計程車)約一個半小時就抵達了霞慕尼城鎮,鎮內就可抬頭遠望許多針峰與白朗峰,第一天充當觀光客,查登山資訊,逛登山用品店,PETZL是他們的國產貨因此賣的比台灣便宜個台幣1-2千多很正常,然而我們不是旅遊所以並沒花太多預算在食宿,SUPER U超級市場成了我們的最佳朋友,酒也比水便宜,酒當水喝似乎是很正常的事情,秋季的山城快20點才天黑。DSC_2249.JPG DSC_2048.JPG住的地方就可以遠眺白朗峰!

DSC_2313.JPG日內瓦湖的知名噴泉,日內瓦是前往霞慕尼的最佳路徑。

Mer de Glace

DSC_2078.JPG

第二天時差也調得差不多,這一天為訓練天,很多人比較沒有冰河裂隙經驗,以最近的Mer de Glace作為冰河裂隙的冰攀與救援來訓練,出發前得知沒幾天前通往冰河最快的交通工具 Montenvers 火車已經停駛了,霞慕尼也差不多邁向淡季,只好踢山路到達Montenvers火車站,好死不死到車站後,周邊區域都封起來施工,被封的正是通往冰河的路,只好回頭走到車站下方的步道,叢林穿越下切接往冰河的下方步道,通過幾段幾近垂直的鐵梯路線DSC_2083.JPG下到冰河,這條冰河是通往歐洲三大北壁之一   Grandes Jorasses ,也可仰望壯觀的 Le DruDSC_2114.JPG ​​​​​​,冰河表面上覆蓋了很多塵土暫時都不需要用到冰爪DSC_2087.JPG,通過的裂隙都不大小心走其實都還好,以為會很冷,但烈日下行走真的很熱,遇到老外隊伍有些人還只是穿短袖而已,最後到達冰河峽谷,是冰河溶解後之溪流切割出來的地形,從較緩的冰雪坡下到溪流底,大家都各自SOLO 難度不高的冰河,從溪流到冰河頂大約十多米左右,跨過溪流到冰河對岸,豪大挑了一個垂直比較有難度的冰壁先鋒架繩給大家爬DSC_2102.JPG,之後回到冰河上方,由具有麥肯尼峰登頂資歷的國威教練指導大大們冰河裂隙的救援方式DSC_2107.JPG,架設方式原則上跟溯溪時使用的1/3省力系統很像,因為沒帶滑輪,用勾環傳統方式練習架繩,練習結束回到城鎮後隔天怒買PETZL MICRO TRAXION,回程時直升機一直在我們上方盤旋DSC_2080.JPG,我想應該是工地那邊載送建材吧!而這一天從HOSTEL來回就花了14小時,當然隔天睡到爽之後採買與逛登山用品店,準備隔天傍晚的纜車上Aiguille Du Midi,開始進入攀登的重點!

 

Contamine Grisolle

難度 : II AD, 350m, ice up to 60° 

從我們紮營的Col du Midi雪原DSC_2133.JPG就可以看到Triangle du Tacul,觀察這小山頭的路線,山頂高度比玉山還高,有不少路線可爬,先挑一條簡單的AD開始,一開始的兩個繩距是冰雪混合的50-60度坡面,難度不高,第三個繩距開始有一段小OVER要翻,但都不難,第四個繩距DSC_2142.JPG出現不少冰雪岩的混合地形,爬起來不難但高海拔環境攀登真的很喘。第六段繩距之後與礎豪那一隊爬的路線就不太同,豪大爬得比較偏難,第七段繩距之後沒多久就到難度不高的冰雪坡,這段以RUNNING BELAY方式攀登一小段,經過很長一段硬雪坡DSC_2149.JPG,用法式步通過,沒多久接上傳統步道,是一般人家開好的路線,迂迴下山看到台灣所沒有的冰河裂隙大冰壁地形DSC_2152.JPG,這一天攀爬時間又超過14小時了,比guidebook時間還多,不知道是否因環境不同而爬的沒有如預期順利?!

 

Cosmiques Ridge

undefined

難度: AD, 4a (4c crux) 

這是一條很經典的混合地形路線,全程走在稜線上,只要半天就可爬完,終點是在觀光客很多的南針米迪峰纜車站裡面,若爬完在營業時間內可以買到酒.可樂.漢堡等大餐,前一天爬Contamine Grisolle大家都累了,睡到自然醒後中午開始攀登,可能許久沒下雪,積雪甚少,原本的難度AD,爬起來感覺比AD簡單,全程幾乎SOLO,難關處DSC_2172.JPG等待法國人通過,被法國人要求我們必須結繩隊,越到終點處攀岩路線更多更陡峭DSC_2173.JPG,但整體而言很好爬,需克服極大曝露感,稜線有兩處是垂直必須垂降的地方,還會經過PETZL的目錄照片拍攝處DSC_2169.JPG,正逢假日周邊岩壁不少人都在爬DSC_2177.JPG,還有穿飛鼠裝的從南針峰最高處跳下去,要是這些地形跟活動搬到台灣來早就處處禁止攀登跟跳傘!

 

Contamine Mazeaud

難度: II AD+ / D-, 350m, ice up to 65°

前一天傍晚下起了大雪DSC_2187.JPG,還在擔心可否爬,好在一大早的好天氣DSC_2155.JPG,這次換我跟國威結組攀登AD+的Contamine Mazeaud路線,起攀沒多久就要越過一道蠻寬的冰河裂隙DSC_2193.JPG,因為繩長的關係還沒到第一確保站,換我先鋒約7-8米的距離到確保站,再確保國威繼續先鋒,難關大概是第三個繩距開始,超過60度以上的硬冰面DSC_2194.JPG,好在以前有冰攀訓練過,爬起來沒想像中難,往左橫上到確保站,是由岩釘架設並遺留很多繩環,破損的繩環都有人在更新,攀登途中嘣然一響,右側傳統冰雪坡路上有小雪崩DSC_2199.JPG,稍微嚇到不礙事,第五段繩距換我先鋒蠻長一段冰雪坡,第七段繩距開始往右橫切越過一條稜線後,聽到另一組攀登隊友的呼喚,接著與另組攀登Chere路線的隊友會面後開始五繩距的垂降回到起攀點,垂降採用兩條60米繩接繩雙股垂降DSC_2195.JPG ,Chere是D級的路線,有WI3難度的冰壁DSC_2196.JPG,下回有機會可列為我的攀登目標,回到營地後國威決定殺回纜車站露宿,座隔天一大早的纜車回鎮上等待元值的會面,踢了一段雪原後,礎豪決定露宿雪地,我往纜車站經過瘦稜段已經是摸黑了DSC_2215.JPG,也可看霞慕尼城鎮的夜景,高級的露宿享受還有工作人員為你開門並送上茶,很窩心!深刻感受到這邊對登山者友善,反觀台灣!DSC_2214.JPG

 

Brévent : Poème à Lou 

undefined

行程差不多到尾聲了,原本預計最後兩天要爬中歐第一高峰 - 白朗峰,無奈前一晚大雷雨又加上早上雲層頗厚,看看之後又進入夢鄉,隔日睡到自然醒後休息日一天採購紀念品與買岩鞋,只剩一天可爬就用新買的便宜岩鞋去爬多繩距攀岩路線,到達起攀要先從我們住的隔壁纜車站搭,纜車分兩段,分別為 Chamonix - Planpraz (第一段), Planpraz - Brévent (第二段),來回31歐,抵達終站後大概走20分鐘的山路到岩壁底下DSC_2257.JPG,The brevent往起攀點的路上展望極佳,與對面的白朗峰遙遙相對DSC_2264.JPG,座第一班纜車從車站出發不少背著攀岩繩的Climber還有玩BASE JUMP的DSC_2252.JPG,最簡單的那面已經有五、六位法國人在排隊爬了DSC_2267.JPG,approach到大岩壁的左側路線,起攀點還有鐵牌寫著路線名稱 Poème à LouDSC_2268.JPG,太貼心了,路線五個繩距總長度250米,最難級數6b+(法式級數),預計在纜車close前登頂座覽車回城鎮,第一段繩距採雙繩三人繩隊攀登,因不熟悉雙繩系統花了太多時間,右邊路線的法國人都爬了一半DSC_2270.JPG,第二段繩距改單人繩隊就快多了DSC_2277.JPG,整體而言爬起來是不難,只是路線長又背著包包爬有點不太習慣DSC_2281.JPG,由於預估登頂後超過五點趕不上最後一班纜車,垂降回起攀點,再到纜車站附近的岩壁爬單繩距短路線DSC_2291.JPG,結束後只剩我一人先回去,豪大與元值繼續在山頂附近露宿,無奈到了隔天要回程時,下起了大雨,在我回國後續留下來的繩伴至少等了將近一個禮拜的雨無法爬。我的行程也差不多結束了,兩周實在太短了,但以有家庭工作的我來說,也算滿足了!

 

DSC_2256.JPG

勒布雷凡峰(Le Brevent),海拔2525公尺,位於霞慕尼西北面,座纜車可到達山頂,另一面遠眺Pointe Noire de Pormenaz

 

因台灣地處亞熱帶環境的關係,在台灣的所謂登山幾乎是以非技術性的健行為主,比較有技術性的登山就屬溯溪的天然環境最佳,冰雪岩攀登的技術在台灣登山界是不常接觸的登山類型也比較陌生,若有心又不想出國只能利用每年1-3月的雪季上三千公尺的高山,才有雪地的環境,其中以雪山和玉山為主,而玉山較為陡峭,冰雪的技術層次就高了點。

還記得我學習雪地技術是在我讀五專寒假時參加救國團的高寒地登山訓練,地點在合歡山,可惜的是當時沒雪,以土坡當做雪來進行雪地步伐訓練,而小冰瀑的攀登訓練也是人生第一次接觸,畢業前認識了小鬍子教練,有幸與他一同縱走雪地O型聖稜線,當時很菜,很多裝備都是借的也超鳥的,當然也是被高手電的最慘,從那刻起就不斷地利用每年冬天上玉山,加強自己的雪地技術,在101年時爬完玉山北壁三號溝完成了玉山北壁1-4號溝,雖然如此,我認為冰雪地技術還是有限,主要是一年在台灣只爬個那兩、三次比起有冰雪環境的國家每個禮拜都爬,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走向國際才能體認到台灣登山技術還是遠遠落後一大截,可悲的是台灣的登山環境處處被國家公園不當的法條禁令與林務局不當的封山政策給管制!人民的不瞭解被媒體灌輸我們是浪費成本的登山者,一堆假正義愛檢舉攀岩、溯溪者,完全都是出於不了解這項活動,這幾年感受越來越明顯,台灣何時有像法國霞慕尼、瑞士策馬特、日本上高地等那樣戶外盛行的天堂呢?

 

 

DSC_2287.JPGDSC_2298.JPG

歐洲的登山環境絕佳,戶外活動盛行又友善,在路上處處都可看到超過百米的岩壁可爬,簡直是天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tzl0037 的頭像
    petzl0037

    petzl0037的部落格

    petzl003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